帮你快速找医生

常见放射检查的辐射剂量科普,看完你就有数了!

2024年08月06日 105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常见放射检查的

辐射剂量科普

日常生活中,花草树木以及各种电子设备都时刻在散发辐射,但我们从没担心过这些辐射,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惧怕医学检查的辐射呢?

“非必要不做CT,每多做一次CT,患癌风险增加43%” —— 很多患者往往被网络上类似的报道所误导,对放射检查谈虎色变、避而远之。放射检查对人体危害到底多大?本篇科普带大家了解放射检查的辐射量,理性正确地看待放射检查。


什么是辐射?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辐射的两大种类: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其中非电离辐射是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能量较低的辐射,很难对人体产生直接伤害,如微波。而电离辐射则是X射线、核辐射之类,是我们本篇科普探讨的对象。

在介绍常见的几种检查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影像科的分类。一般情况下,影像科分为放射科、超声科和核医学科。从名字上即可发现,放射科和核医学科一个主要原理为放射线,一个为放射性核素。他们的检查大多含有辐射,注意,不是全部。而超声科,由于其原理为超声波,几乎不含有任何辐射,这也就是为什么产检会用B超、彩超等进行检查。








了解完影像科的分类,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辐射剂量,它的具体单位是“西弗/Sv、毫西弗/mSv”或者“戈瑞Gy、毫戈瑞mGy”,两者分别是衡量辐射危害风险大小的“有效剂量”和“吸收剂量”。

医学上把患者接受的“100mSv以内、100-1000mSv、1000mSv以上”的辐射剂量,分别称为“低剂量、中等剂量、高剂量”。大量研究证实,通常100mSv以下的低剂量照射是非常安全的,不会造成细胞的癌变。“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报告中有指出,辐射剂量低于100mSv时没有观察到肿瘤发生率升高的现象;“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的报告也有指出,每个人包括刚出生的孩子在内,一次接收少于100mSv的辐射量时,没有任何的证据显示辐射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即便是在100-1000mSv这个区间内,早期也是对人体没有影响的,只有长时间暴露于高剂量(大于1000mSv)的辐射内,才会增加某些癌症的患病率美国核管理委员会(USNRC)认为,即使胎儿辐射剂量低于50mGy(或50mSv)也是安全的,不会造成任何伤害;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的数据显示,50-100mGy之间的辐射剂量对于胎儿的影响尚无定论,超过100mGy,尤其是超过150mGy才被视为会对胎儿产生负面影响的最低剂量。

可见,包括胎儿在内,至少100mSv是一个相当安全的界限。人类应用放射学和核医学检查实践已上百年,各国早已形成安全有效和严谨统一的诊疗规范,各种法规都使辐射剂量控制在严格而充分、放心的安全范围。




各类放射检查的辐射剂量科普



日常辐射检查中,除极少数超薄层和高分辨扫描等项目可达到30-50mSv左右外,远没有达到100mSv的界限水平。下面,我们逐一介绍。



X

线



中文全称:数字X线摄影

价格:较低

原理:人体各组织结构有密度厚度差异,对X光吸收不同

辐射剂量:0.1~0.5mSv,以胸片举例,辐射剂量为0.02mSV


C

T


中文全称:计算机断层扫描

价格:稍贵

原理:是一种X线诊断设备,多次X射线的切片式扫描并用计算机成像,可以获得横断面图像

辐射剂量:扫描一次的辐射剂量通常在2~15mSV范围内。其中,低剂量扫描1~2mSv;平扫2~8mSv;增强扫描因为需要与平扫对比而多扫描一次,剂量会翻倍,5~15mSv左右;血管造影等15mSv左右



英文简称:MRI

价格:最贵

原理:体内氢原子在强磁下发生共振,可以获得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的影像,空间分辨率好

辐射剂量:近乎没有


B超,A超,D超(彩超)

原理:超声波

辐射剂量:近乎没有

核医学检查SPECT

原理:借助于微量核素药物、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新技术,高灵敏反映人体内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功能代谢及生理生化的成像方法

辐射剂量:在0.1~5.2mSv范围内

作用:主要用于早期推断脑、心脏、肾脏、肝、肺、甲状旁腺等人体各脏器的功能改变,血液供给和代谢改变等

核医学检查PET/CT

辐射剂量:PET与CT辐射剂量叠加,但最大仅有15mSv

作用:针对全身检查,作为目前最先进的分子影像检查,可以集中进行全身肿瘤寻找和疗效评判



以上检查都在很低的剂量水平,甚至比胎儿的安全剂量上限(50-100mSv)还要低。所以,做一次常规辐射检查无需顾虑和纠结。其实,以吸烟者为例,如果每天1包香烟,每年受到的辐射剂量是35mSv,远大于大多数的医疗辐射剂量。





医生开出的诊断是合理考量过的,大家不需要有太多畏惧心理,受检者可以安心接受合理的相关辐射检查,以防范病情延误。



0

浙ICP备12034511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