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效果: 77%满意
医生态度: 77%满意
95
患者评价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是医院的重点、特色学科。该科室始建于1958年,由我国著名神经病学专家傅雅谷、沈鼎烈、徐越和董为伟教授从上海第一医科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内科来渝创建,经过半个世纪几代人的努力建设,现科室拥有重庆市唯一的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及西南地区唯一的神经病学研究所。作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专业性科室... 更多 简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是医院的重点、特色学科。该科室始建于1958年,由我国著名神经病学专家傅雅谷、沈鼎烈、徐越和董为伟教授从上海第一医科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内科来渝创建,经过半个世纪几代人的努力建设,现科室拥有重庆市唯一的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及西南地区唯一的神经病学研究所。作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专业性科室,我们各方面的条件长期以来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所取得的成绩在国内及西部地区同类学科中均名列前茅。另外,科室还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州总医院、美国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医学院、美国Miami University医学院、美国Sunnyvale帕金森病研究所建立了良好的双边学术交流合作关系。至此,该科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共有医护技人员50人,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7人,副教授8人,讲师6人,其中医学博士6人,硕士12人,留学归国人员3人,还有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科室设有开放病床86张,z专业重症监护床位11张,设置脑电图室以及西南地区首家神经康复治疗室。科室建立了严格的医疗管理制度,拥有优质的整体护理服务。科室教授每天都会带领各自管理的医疗小组到每个病人的床前进行查房讨论。科室每周三都邀请神经病学专家及相关学科专家一起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为不少病人解决了诊断和治疗上的难题。另外,科室门诊分设了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普通门诊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副教授和主治医师坐诊,每周一和周五均有专家门诊(有挂牌及介绍),中午和节假日也均有医师轮流值班,为各类患者诊治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病、癫痫、痴呆、帕金森病、神经系统感染、变性疾病及脱髓鞘疾病等)。科室为了方便患者进一步的治疗和检查,特在门诊附设了TCD室、CVA室、肌电、脑电图室。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曾是西南地区神经病学唯一的博士学位授权点,不仅承担本科、大专、成人班及进修人员的培训教育,还受卫生部委托先后主办、协办了全国神经科急重症的诊治进展与全国癫痫病继续教育学习班、脑血管病学习班等多种学习班。现该科室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17项,市科委、教委、卫生局项目基金20余项。共争取到科研经费近300万元。而我神经内科所的研究成果对国内尤其是西部地区神经病学学科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 特殊检查室介绍: 脑电图、动态脑电图(Hoiter)简介 随着学科学的发展,脑电图检查日益普及,因其安全、方便、无创伤性对疾病诊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脑电图(Eiectroencephaiogram)EEG是通过精密的电子仪器,从头皮上将脑部的自发性生物电加以放大记录而获得图形。主要反映整个大脑皮质综合电活动,有助于了解脑的功能状态,有主语说明脑部本身疾病(如:癫痫、脑肿瘤、颅内炎症、脑血管疾病、脑外伤及变性疾病等)所致脑局限或弥散的病理状态,对脑外疾病(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及中毒等)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变化也有诊断价值。不失为神经科一种常用的、有价值的、非特异性的检查方法,也是定位诊断必不可少的手段。近年来我科又引进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动态脑电图(Hoiter)系统,它采用海量内存的技术,可以完成对受检者24小时的脑电数据采集并储存到记录盒内,经过计算机回放,观察患者的脑电波并进行处理。被检者在脑电描记过程中可以自由活动,使偶发的一过性大脑瞬间障碍的脑电活动得以再现,以确定发作与环境、时间、诱因和个人状态的关系。亦是检测癫痫发作的最为有效的手段,它有助于观察发作的频率特征和病灶波及范围,尤其适用于识别睡眠时亚临床发作型癫痫及鉴别晕厥的病因,定量分析诊断棘尖波的发放数量于持续时间。对一些神经疾病的鉴别诊断如头晕、头痛、晕厥与焦虑等症状,可鉴别它们在本质上产生于心理原因或生理原因。长期监测大大提高了捕捉到痫样放电或其他异常脑电波的机会。另外,动态脑电图可分析睡眠障碍、睡眠构成与夜间发作情况以及研究药物治疗与环境对睡眠的影响,还可以对癫痫药物治疗效果作出客观评价。因此常规EEG、动态脑电图是诊断鉴别癫痫最基本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肌电图、诱发电位简介 肌电图(Electromyogrphy)EMG是诊断神经肌肉疾病的一项重要方法,通过记录神经肌肉的电活动,反映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区别神经源性肌萎缩和肌源性肌萎缩,判断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对某些可治疾病疗效和预后有重要价值,还有助于检查遗传性肌病基因携带者。 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ail)EP是继肌电、脑电图后临床电生理学的又一大进展,可用来确定中枢神经系统的可疑病变,检测亚临床病灶,帮助病损定位,监护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适应症: 1.周围神经疾病的诊断。 2.肌无力及肌萎缩原因鉴别。 3.眩晕、听力和视力下降等原因的诊断。 4.脑血管疾病、多发性硬化皮质病变的诊断。 5.重症肌无力的鉴别诊断。 6.脊髓病变的诊断。 7.震颤原因的鉴别诊断。 肌电、诱发电位检查不仅是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有利工具,同时也能为其它学科(如:骨科、五官科、皮肤科、内科等)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经颅多普勒TCD简介 经颅多普勒(TCD)是利用低频脉冲超声多普勒探头,通过颞骨窗、眼眶、枕骨大孔来检测颅内颅底动脉环上的各个主要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各血流生理参数的一项无创伤性的脑血管疾病检查方法。具有操作便利、重复性好、反映面广等优点,近十多年来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目前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我院神经内科TCD检测是于1991年开展的,是西南地区最早把TCD技术运用临床的科室之一,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的大量的经验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对各种疾病的诊断有更多的认识和肯定,更好地为广大病员同志服务。 一、TCD的临床价值及特点 1.有效的、无创伤性的、重复性好的脑血管检查法,适宜普遍的临床应用。 2.检查全面,它能分别检测颅内脑底动脉环上及颅外各血管及其分支,还有测定各支血管的各个节段,对每支血管可 进行跟踪检测,其最大分辨能力为1mm,因此,可发现脑血管上的细微病变,如微小的脑动脉瘤。 3.除能反映脑血管的器质性疾病外,如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狭窄、脑血管畸形等,还能较大程度上反映脑血管的功能性疾病,如血管性头痛、功能性头晕、眩昏、神经官能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4.能提供实时动态的血流动力学资料,包括血管的弹性、脑血管阻力、供血情况等一系列生理参数,是一个瞬间兼动态的变化资料。 5.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及脑血管疾病危重病人的长期脑血流动力的监护。 6.根据治疗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以观察治疗的疗效及药物对脑血管的作用、药物的动力学状况等 二、临床应用范围 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 1.脑动脉硬化,明确判断其部位及严重程度。 2.脑供血不足,判断其部位及程度。 3.脑动脉狭窄,判断其部位(血管、节段)及程度。 4.脑血管痉挛,判断其部位及程度。 5.脑血管意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确定其部位及程度,对缺血性脑卒中可了解侧支循环开放情况, 以便判断预后。 6.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系统疾患,判断病变部位(血管)性质(缺血、闭塞、痉挛)及程度。 7.椎动脉型颈椎病,除临床症状、颈椎X线摄片外,TCD是其诊断的重要依据。 8.脑血管畸形,包括动静脉瘤、脑动脉瘤。 9.蛛网膜下腔出血。 10.锁骨下盗血综合症,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颈外动脉狭窄。. 对临床疾病的病因学诊断: 1.头痛的病因学诊断。 2.头晕、眩晕的病因学诊断。 3.脑腔隙性梗死的病因学诊断。 脑血管功能状态评价: 1.Willis环的功能状态及侧支循环功能状态。 2.在各种生理状态及各种药物影响下脑血管的功能状态及收缩反应的评价。 3.病理状态下的脑血管功能状态,包括病理状态下选择脑血管手术时机。 脑血管疾病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价: 1.脑外科手术前后的疗效观察及血流动力学评价。 脑血流动力学监护: 1.危重病人的脑动力学监护。 2.神经外科手术病人术前、术中、术后的脑血流动力学监护。 3.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监护。 TCD新技术: 1.双通道的检测功能可使左右两侧血管同时监测和监护。 2.1MHz的脉冲多普勒的探头已问世,不仅增加了检测的灵敏度,探测到更深层的脑血管,而且可使伪差信号大大降低。 3.栓子的检测的软件,可帮助检测脑循环中的栓子,确定其数量、性质和来源。 收起
版权所有:杭州广发科技有限公司
王 **
杨 **
欧 **
陈 **
罗 **
王 **
曹 **
冯 **
杜 **
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