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基本信息

  • 科室: 皮肤科 
  • 别名: 坐板疮 发际疮 滤胞炎
  • 症状: 痤疮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 相关疾病: 细菌性皮肤病 

概述

毛囊炎(folliculitis)为毛囊部发生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或非化脓性炎症,可分为浅部和深部毛囊炎。

病因

化脓性者其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

发病机制

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皮肤卫生差,以及搔抓均可为本病的诱因。非化脓性者多与职业或与某些治疗因素有关,如经常接触焦油类物质或长期应用焦油类、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者,均易患本病。

临床表现

初发为与毛囊一致的炎性小丘疹,周围有红晕,迅速变为脓疱,中心常有毛发贯穿,脓疱如粟粒大小,不相融合。疱壁薄,破后有少量脓性分泌物,自觉瘙痒及微痛,数天后干燥结痂而愈,不留瘢痕。多见于成人,好发于头皮、项部,也见于臀部等处。局部淋巴结可肿大。性质顽固,倾向复发,常迁延多时(图1)。

并发症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实验室检查

脓液直接涂片革兰染色可查见病原微生物,顽固病例需作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

其他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为毛囊区的急性脓疱性炎症,慢性者可出现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易于诊断。
中医病机和辩证:
1.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系湿热内蕴,外受热毒,郁于肌肤而致,或因素体虚弱,腠理不固,外受热毒而致。
2.辨证分析 湿热型:体表散在淡红色丘疹,小脓疱,自觉刺痒,微痛。舌质微红,苔薄白。脉弦,辨证属于湿热内蕴,外感毒邪。气血两虚型:素体虚弱,面色萎黄,食少纳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或沉缓。辨证属于气阴不足,外感毒邪。

治疗

1.全身治疗 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忌饮酒及食辛辣、刺激性食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等,多发者可选抗生素及维生素类。
2.局部治疗 原则为杀菌、消炎、干燥。可外用2.5%碘酊、5%氯化氨汞(白降汞)、10%鱼石脂软膏或1%新霉素软膏。
3.物理疗法 可采用紫外线或超短波照射。
对迁延不愈者可用自家菌苗或多价菌苗注射。也可给予免疫增强剂。
4.中医疗法
(1)中医治则:
①湿热型:法宜清热解毒利湿。方用银花15g、连翘15g、大青叶10g、公英10g、茯苓10g、薏仁15g、防己10g、车前草10g、白藓皮15g、防风10g、甘草10g。也可服用连翘败毒丸。
②气阴两虚型:法宜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方用生芪10g、党参10g、干生地15g、麦冬、天冬各15g、银花15g、连翘15g、野菊花10g、地丁10g 、大青叶10g。亦可服用五味消毒饮。
(2)局部治疗:中医可用化毒散1.5g、如意金黄散30g、百部酒100ml混匀外用。或用化毒散软膏、黑布化毒膏外敷,亦可用玉树油(桉叶油)外搽,或用芫花水剂外洗。[收起]
1.全身治疗 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忌饮酒及食辛辣、刺激性食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等,多发者可选抗生素及维生素类。
2.局部治疗 原则为杀菌、消炎、干燥。可外用2.5%碘酊、5%氯化氨汞(白降汞)、10%鱼石脂软膏或1%新霉素软膏。
3.物理疗法 可采用紫外线或超短波照射。
对迁延不愈者可用自家菌苗或多价菌苗注射。也可给予免疫增强剂。
4.中医疗法
(1)中医治则:
①湿热型:法宜清热解毒利湿。方用银花15g、连翘15g、大青叶10g、公英10g、茯苓10g、薏仁15g、防己10g、车前草10g、白藓皮15g、防...[详细]

预后

性质顽固,倾向复发,常迁延多时。

预防

1.在易于发生脓皮病的单位(如某些工厂、农机站、小学校等)中广泛进行有关防治化脓性皮肤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检查,尽可能消灭一切发病因素。
2.注意皮肤卫生,加强身体锻炼,增进皮肤的抵抗力。
3.保持皮肤机能的完整性。对于皮肤病,尤其是瘙痒性皮肤病,应及时进行合理治疗。防治皮肤损伤,避免搔抓及皮肤摩擦等刺激。
4.衣帽、毛巾、面盆等禁止公用,防止接触传染,对患者适当进行隔离。患者所用敷料及接触物要严格消毒或焚毁。在患病期间,除应用药液清洗皮损外,禁止用自来水洗涤患部,以防扩延。
5.发病时应禁饮酒或食辛辣刺激食物。少食厚味食物。

浙ICP备12034511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