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40
预约量 暂无 患者评价 2099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坐落于呼和浩特市中心,与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研究所合署办公,其前身为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医院(始建于1958年)和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 2013年,正式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承载了五十多年的风霜雪雨,五十多个春秋的跌宕起伏,在继承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开拓创新,使医院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保健、制剂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是首批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内蒙古中医医院和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附属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临床医学院。这里有一流的就医环境和真诚热情的服务,有川流不息的就诊者和井然有序的医疗秩序,更有无数崇高的荣誉印证着累累硕果。 多年来,我院以“质量是生命、特色为根本、管理出效益、改革促发展、科技兴院所”为办院方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践行“大医精诚、惠泽百姓”的院训精神,赢得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医院先后荣获“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自治区文明医院”、“全区执行物价政策法规最佳单位”、“全区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医院占地面积25235.01平方米,现建筑面积19188.99平方米,现有职工人数648人,其中高级职称157人,中级职称133人,初级职称107人;具有博士学历6人,硕士学历66人,本科学历187人,专科学历132人。现住院床位500张,年门诊量25万余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1万余人次。 医院现设有临床科室24个,医技科室5个,病区13个。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2个(肛肠科、心病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个(内分泌科、肾病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个(肛肠科、急诊科),国家卫生部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个(肛肠科、肾病科),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重点学科2个(肛肠科、心病科),国家三级实验室1个(中药分析实验室)。目前,制剂室生产中医专科制剂44种,年产值达200万元。 我院有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6名:宋一亭、康相彬、王生义、李瑞岚、张孝礼、牛兴东;国家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4个:朱宗元国家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宋一亭国家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牛兴东国家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张铎国家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自治区名中医4名:宋一亭、王生义、牛兴东、张铎;自治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5名:张铎、刘春甫、苏日克、秦卫民、段迎喜;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名:宋一亭、王鼎、张志民、静文英、朱德礼;一大批中医药专家担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内蒙古中医药学会理事、常务理事、主任委员、副主委、常委、委员等职。 我院(所)主办《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和《内蒙古中医药》2部杂志。《内蒙古中医药》杂志创刊于1982年,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主管,由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和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研究所主办的省级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曾经获得了科技厅和内蒙新闻出版局主持评选的科技期刊三等奖。《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创刊于1995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由全国中医药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和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药研究所主办,是我国唯一反映55个少数民族医药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曾经获得了科技厅和内蒙新闻出版局主持评选的科技期刊二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评选的中医药科技期刊三等奖。 近年来,医院承担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厅局级课题共60余项,其中获得科技进步奖10余项。每年接收本科实习生60余人,接收进修医生30余人,外出培训30余人。近年,对10余家旗县级医院和社区医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并常年开展义诊活动。 医院现拥有64排螺旋C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色多普勒超声仪、中心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内窥镜、冲击波治疗仪、全身药物熏蒸治疗仪等大型医疗设备及中医特色诊疗设备。 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医技及住院综合楼已完成立项,2014年正式开工建设,并被列为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工程,2017年前后投入使用,大楼建筑面积55325平方米,预计开放床位数近1000张。新楼竣工后,医院将继续全面提升综合实力,以更加优越的现代化就医环境,更加先进的诊疗设备,更加雄厚的医资力量,更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 内蒙古中医医院将继续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坚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坚持中西医结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持续提高医疗技术服务质量,努力将我院打造成为自治区领先、国内一流的综合性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杭州广发科技有限公司